- 陈丽;陈瑞;施永胜;林向军;马艳;冯俊贵;马娟;
本文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域作为研究区域,根据其生态环境特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手段,选取坡度、坡向、高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地利用、土壤质地和水体7个因子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7个生态评价因子中,对生态环境敏感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坡度、水体、NDVI、坡向、土壤质地、高程和土地利用,坡度因子的权重值最大,达到0.19。宁夏生态环境敏感性总体偏高,其中,极高敏感区、高敏感区和中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宁夏南部及贺兰山区域,分别占研究区域的37.08%、16.13%和29.39%;极低敏感区和低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宁夏中北部,分别占研究区域的2.24%和15.16%。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政府部门制定区域生态安全防控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5年03期 v.27;No.10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1K] - 姚瑾;梁爽;杜鑫;蔡清华;谷优阳;
为了全面掌握近十年来西咸新区建成区的发展变化情况,为今后西咸新区建成区规划扩张方向和预测扩张速度等提供重要数据参考,本文参考国土调查数据、地理国情数据和城镇开发边界数据,结合《城区范围确定规程》等技术标准,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人工采集4期建成区范围数据,采用地理空间分析和综合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选取扩张强度、扩张方位、分形维数和紧凑度指数等对西咸新区建成区空间形态及扩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至2023年,西咸新区建成区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2023年面积是2015年的1.77倍,扩张强度达到9.58%,呈现高速扩张态势,扩张方向主要集中在西咸新区西南及东北区域,已逐步建成西咸城市连绵区。
2025年03期 v.27;No.104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 冯敏;
为了解决传统房屋建筑面积核实方法容易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本文结合现代数字房产测绘技术,对房屋建筑面积的核实方法展开研究。首先,采集了测试房屋周围的环境数据,通过二维点云技术建立了户型图模型;其次,利用离散点拟合技术,建立了测量数据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利用测绘点检测技术对房屋建筑周边进行图像处理,生成平面图,并计算区域面积,从而完成了对房屋建筑面积的精确核实。对比实验数据表明,采用本文设计方法核实的房屋建筑面积误差更小,更贴合房屋实际面积。
2025年03期 v.27;No.104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 马远征;李卓冰;李书丹;李海泉;刘璐;李遥;李岩;
统筹卫星遥感影像生产项目技术规定要求,生产人员需结合本周和上周的影像搜集情况和生产完成情况制作统计周报,并上报项目进度。但是,现有周报填报工作依靠人工手动进行统计,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为此,本文针对周报快速填报需求,分析了周报填报所用的三类数据源、两类产品及周报制式规定,确定了填报内容清单,据此将周报统计过程分解为总面积及面积占比统计、总景数及分项景数统计和增量统计3个核心环节,调用ArcEngine的接口函数和GP工具,开发了周报快速生成工具软件,并使用项目数据对该软件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人工统计方式的内容正确率约为92.4%,平均耗时984 s;本文设计软件的正确率为100%,且生成周报填报所需的全部参数信息耗时不到60 s,有效提升了统筹卫星遥感影像生产项目的进度控制工作效率。
2025年03期 v.27;No.104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 漫犟斌;范庆乾;石福海;周灿阳;
本文提出了一种单基站差分数据转发系统,并以DJI Mavic 3E无人机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其在菲律宾无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地区的某吹填项目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系统在0.03 km~2的测量区域内,其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平面位置中误差达到3.36 cm,高程中误差达到3.52 cm,满足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要求;该系统通过结合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和云计算,解决了传统基准站电台模式的兼容性问题,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精度高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为海外项目提供了高效的无人机测绘解决方案。
2025年03期 v.27;No.104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 王灿辉;马鹏涛;林元军;李麒麟;黄飞龙;
高等级水准测量的测量成果常因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分群现象,严重影响了测量精度及项目生产进度。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精密水准测量项目,探析水准测量成果产生分群现象的原因,明确测段高差、尺面温度、水准标尺长度变化及大气折光差等因素对测量误差的影响程度,并提出针对性控制策略及处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范围内测段高差是水准测量成果产生分群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而言,研究区整体上未产生分群现象的测段高差介于13.24~82.09 m之间,平均值为40.40 m;产生分群现象的测段高差介于36.14~101.80 m之间,平均值为59.91 m;尺面温度引起的水准标尺热膨胀误差是水准测量成果产生分群现象的影响因素之一,其对测量误差的影响量级介于-1.53~1.90 mm之间;水准标尺长度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介于0.049 1~0.284 8 mm之间;大气折光对水准测量误差的影响较小,量级为0.004 mm,几乎可忽略不计。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水准测量人员在实际测量生产中控制和改正各不利因素影响提供了参考,对保证高等级水准测量观测精度及提高观测数据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5年03期 v.27;No.104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 刘建东;钱昂;刘滕飞;
本文聚焦某型遥感红外相机在特定时间段成像质量对比度过低的问题,以红外成像原理和景物辐射原理为基础理论,结合景物辐射变化特性及地物辐射过渡时间,从季节、日期、经纬度和物体性质等多个维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提升遥感红外相机成像质量这一关键问题,分别从硬件优化、软件处理和使用注意事项3个方面提出了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
2025年03期 v.27;No.104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8K] - 刘卫刚;李孟;
针对传统树木测量中存在的作业效率低、测量精度差及外业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将移动测量系统应用于城市树木三维测量场景中的方法。该方法依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目标树木及其周边环境构建高密度三维点云模型,通过点云数据的降噪、配准及特征提取等算法处理,实现树木胸径、树高、冠幅等关键参数的自动化提取。实验数据表明,相较于传统测量方法,基于移动测量系统的树木测量方法可有效提升作业效率,提高树木测量精度,大幅降低外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为城市树木资源数字化管理提供高效而精准的技术支持。
2025年03期 v.27;No.104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 樊琦;王洁;耿晓燕;赵辉;李思卓;
针对使用EPS软件脚本语言开发的功能在运行时完全依赖宿主程序,且坐标转换参数易暴露,而基于EDB格式数据开发的软件需AutoCAD和ArcGIS等商业软件的额外购置支持等问题,本文通过解析EPS软件公开的文本型对外数据交换格式(EXF)数据,开发了不依赖额外商业软件,仅依靠.Net Framework4.0即可正常使用的、基于EPS交换格式数据的坐标转换软件,并使用该软件对某区域一幅1∶1 000比例尺、要素种类较齐全的地形图进行了坐标转换。结果表明,本文研发的软件安全性良好,数据处理速度较快且结果可靠,能有效实现EPS软件交换格式数据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000)的转换,可为基于EPS软件生产的成果坐标转换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025年03期 v.27;No.104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7K] - 陈小英;郑文科;苏春艳;郝卓娅;
高精度地球重力场数据是国家基础测绘、资源勘探和国防安全的核心支撑。针对我国现有重力资料存在的覆盖不均及分辨率低,尤其在西部和沿海地区形成大面积空白区的问题,本文设计并开发了一套重力空白区目录查询软件,旨在整合多源数据资源,为航空重力测量任务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该软件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架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引擎构建,通过ArcSDE空间数据引擎管理基础地理矢量层和重力点数据层等多源数据,依托PostgreSQL数据库实现高效存储,其核心功能包括多维度空间/属性查询与空白区动态统计、基础地理与重力数据的融合可视化、航空支撑条件(机场、气候等)叠加分析、GIS格式与统计报表输出及基于RBAC模型的三维权限管理等。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软件实现了空白区精准定位、面积测算及测量条件评估,显著提升了航空重力测量规划的科学性与效率,可为我国大规模重力勘探关键技术工具研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2025年03期 v.27;No.104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 张刚;
跨海特大桥是连接两个陆地的重要纽带,是高速铁路建设中的重点工程。分析跨海特大桥施工后的沉降变形情况,对确保无砟轨道结构的安全和线上工程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传统的水准测量方法很难满足跨海特大桥的沉降变形监测需求,因此,本文基于全站仪中间三角高程测量法,对某高速铁路跨海特大桥施工期的桥墩沉降变形监测方案进行探讨,并对其进行精度评定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高速铁路跨海特大桥施工期桥墩沉降变形监测的相关精度指标要求。
2025年03期 v.27;No.104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 官先才;李鹏飞;朱有建;王仔云;杨必坤;
本文通过传统全野外作业方法(全站仪测量)实地采集5个高原密林矿区数据进行实验,并通过具体的数据统计,验证AlphaAir 450机载激光雷达(LiDAR)在高原密林矿区获取点云数据,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生产1∶2 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可行性,为相关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025年03期 v.27;No.104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 湛雷;陈奕华;秦荣波;
针对基准站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巡检,但无法对该工作实现数字化且缺少有效监督管理机制的问题,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采用信息化技术完成基准站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可对基准站的关键区域进行信息采集和上报,实现基准站基础设施管理、巡查信息维护和日常巡查工作的数字化管理。本文设计实现的基准站系统可为同类基准站信息化建设和监督管理提供借鉴。
2025年03期 v.27;No.104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