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技术装备

学术研究

  • 基于SSA改进IQR的GNSS变形监测数据粗差检测

    高品红;臧公瑾;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变形监测时间序列存在粗差多及分布区间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谱分析(SSA)的改进型四分位间距(IQR)粗差检测方法,并利用模拟实验数据和实际工程数据,将该方法的检测效果分别与常规3σ和IQR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3σ和IQR方法,改进型IQR粗差检测方法不仅在总体粗差的检测率上效果更好,而且对偏离度较小的粗差检测也更有优势,满足了高可靠性GNSS变形监测的实际需求。

    2025年01期 v.27;No.102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1K]
  • 基于星历比较求取天线相位中心改正值的反算方法研究

    张熙;王喜民;姚锦涛;李建;陈鹏飞;

    采用星历比较法进行广播星历精度评估,在读取国际导航卫星系统服务(IGS)天线文件进行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时会引入系统性偏差。为了评估无法从公开渠道获取天线相位中心标定值的卫星广播星历轨道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广播星历与精密星历坐标差反算天线相位中心改正值的方法,并利用第2 044个全球定位系统(GPS)周广播星历与精密星历进行该方法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与采用推荐值的轨道精度评估结果相比,本文所用方法的评估结果中均方根差(仅含轨道误差的空间信号测距误差)的最大互差值为0.029 m,能够准确评估天线相位中心改正值未知的广播星历轨道精度。

    2025年01期 v.27;No.102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4K]
  • 新型基础测绘省级数据库更新生产技术方案研究

    骆继花;郑渠;张元栋;王文静;

    为了适应时代需求,促进测绘事业发展,需尽快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创新基础测绘生产组织和产品服务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本文以延安市宝塔区部分乡镇为例,采用一种新型省级数据库更新模式,兼顾“天地图·陕西”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实景三维中国建设项目的需求,以服务为导向,技术发展为驱动,推进“生产直通服务、服务直通应用”,优化数据管理模式,解决更新内容与应用服务脱节,数据库更新速度慢,成果现势性跟不上应用需求的问题,整体提升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现势性和数据生产效能,使省级基础测绘成果数据能更好地服务于天地图、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及其他相关行业应用,达到“一测多用”、实现“两个直通”的实际效果。

    2025年01期 v.27;No.102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 基于航空影像密集匹配点云的DEM快速更新精度分析

    吴坤泽;马泽;廖玉祥;

    近年来,随着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更新频率不断增加,更新后的DEM质量精度评定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基于航空影像密集匹配点云DEM快速更新方法,利用航摄影像进行空中三角测量,经过点云匹配和地形提取,得到了2 m格网的DEM更新成果,并对成果进行了质量分析和精度评定。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所获成果基本满足1:5 000比例尺DEM精度要求。但考虑到变化区域位于建成区房屋密集处,附近有较高植被或植被覆盖区等,具有较大高差,滤波效果较差,为了满足更高比例尺DEM精度要求,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2025年01期 v.27;No.102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6K]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轴线复测数据不落地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闫瑞海;

    为了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数字化建设,提高第三方轴线测量质量,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完整、及时,本文基于轴线测量平差方法及测量精度控制和成果对比分析情况,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数据不落地系统设计与开发,对软硬件系统进行了集成,完成了轨道交通工程轴线复测项目数据采集方法和成果反馈传统方式的转型升级,实现了外业原始数据和成果资料的数字化管理、查询及追溯。通过使用内外业一体化的轴线复测数据不落地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了轴线测量和成果反馈效率。

    2025年01期 v.27;No.102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 一种考虑行程安全性的城市绿色路径规划算法

    赵国强;谢李鑫;

    为了减少交通活动造成的化石燃料消耗,提高驾驶安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行程安全性的城市绿色路径规划算法。首先,选取行程安全、行程时间和行程油耗等影响路径选择的重要因素,开发多目标优化模型;其次,基于A*技术,精确实现所提出模型;最后,利用交通数据对北京路网进行综合案例研究,证明所提出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效率。

    2025年01期 v.27;No.102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1K]
  • 基于多模态知识库的遥感智能问答系统研究

    李俊燕;韩昕熠;赵敏;

    随着遥感技术、方法和设备的不断发展,遥感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传统检索方式和通用大语言模型(LLM)难以满足人们快速获取特定领域可靠、有效信息的需求。本文借助LLM,整合文本、图表、公式等遥感信息,构建本地多模态知识库,采用混合式检索增强生成框架,提取实体关系,并结合轻量化Embedding模型的语义空间映射,形成兼顾术语准确性与上下文关联性的检索-推理链路,构建智能问答系统,实现遥感信息的高效管理与智能化应用。

    2025年01期 v.27;No.102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4K]
  • 基于CASS的地形粗差探测方法研究

    杨周行;刘晓庆;

    为了解决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数据精度低、准确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ASS的地形粗差探测方法,即将地形数据导入专门用于数字化测绘工作的CASS软件中,利用CAD命令生成能够捕捉地形细节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对DEM进行分块处理,并应用地形拟合技术进行粗差探测。在粗差探测过程中,采用抗差估计方法来排除可能存在的异常值,以提高粗差探测效率。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剔除粗差后,拟合面线条变得平顺,更加贴近真实地形数据。此外,剔除粗差后的山地地形等高线地图与原图几乎完全一致。经过实际应用,在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不同地形数据上,该方法都表现出较高的粗差探测效率。

    2025年01期 v.27;No.102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4K]

技术交流

  • 数字孪生全景式营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李成仁;

    招商营商工作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发挥数字孪生技术对招商营商工作的赋能作用,本文系统分析了营商工作需求,阐述了数字孪生全景式营商平台的设计思路、技术构架等内容,重点研究了三维分层分户快速重建与动态渲染、覆盖多类对象的统一编码规则等关键技术,并以某园区为例进行技术验证与平台建设,为招商营商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营商工作向可视化、智能化、精准化、互动化发展。

    2025年01期 v.27;No.102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 基于SPS-InSAR技术的软土地区公路沉降监测方法

    张伟超;

    针对软土地区土壤的低强度性、高压缩性和差稳定性导致公路出现沉降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SPS-InSAR技术的软土地区公路沉降监测方法。通过SPS-InSAR技术采集监测区域的现场连续影像数据,应用振幅离差阈值法筛选出永久散射体(PS)候选点,通过地理编码,将SPS-InSAR数据转移到地理坐标系内,并通过深入分析软土地区公路沉降特征,建立非线性黏弹塑性四元件组合流变模型;结合变形建模思想,生成软土地区公路沉降对应的SPS-InSAR时序相位方程组,结合概率积分法进行精细反演推算,得到软土地区公路沉降监测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沉降监测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不超过0.5%,具有较好的沉降识别性能。

    2025年01期 v.27;No.102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4K]
  • 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技术研究

    左飞航;苏梓璇;赵绍兵;

    “十四五”期间,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成为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通过总结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实践经验,提出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技术和方法,包括建库资料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入库质量检查与预处理、数据入库等基本内容,以便提高数据库建设的规范性,为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5年01期 v.27;No.102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 基于行车记录数据的道路交叉口信号灯周期提取

    吴广君;马成辉;

    针对人工采集道路交叉口信号灯信息所需时间周期长,人力、物力耗费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行车记录数据的道路交叉口信号周期提取方法。首先,基于车辆行车记录仪采集轨迹和视频数据,检测信号灯在视频中的位置,并判别信号灯的状态(红/绿/黄)和倒计时信息;其次,利用信号灯状态、倒计时和车辆行驶方位角信息计算和推测信号灯周期;最后,以上海市5个路口的实际观测数据为例,验证本文方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提取信号灯周期信息。

    2025年01期 v.27;No.102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 海底管道周边采砂区地形调查

    涂纯通;刘晃;钱立兵;

    为了查明海底管道周边采砂区的范围、水深和地貌等情况,本文首先对其进行全域侧扫声呐扫测,寻找采砂活动痕迹;其次,辅以单波束水深地形数据,进行现场初步解译,摸清采砂活动区空间位置分布后,再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开展精细水深地形调查;最后,对采砂区与管道之间开展地层剖面结构调查,较全面地完成了海底某管道周边采砂区的地形地貌探测。结果表明,应用多种探测技术方法可以较好地探测海底地形和地貌,本文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可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27;No.102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 基于CR-InSAR技术的某输油站滑坡监测应用研究

    罗东山;贾鹏;彭志杰;李锋;

    为了掌握某输油站周边滑坡的形变趋势,验证滑坡治理效果,本文采用角反射器干涉测量(CR-InSAR)技术对油田某输油站周边滑坡进行监测,利用TerraSAR-X获取研究区的四期影像数据,并通过数据处理和试验结果分析,获得监测点位高精度时间序列形变值和视线向形变序列图。研究表明,利用CR-InSAR技术可以实现对滑坡的监测,且各监测点形变值较小,证明坡体整体较稳定,滑坡治理效果良好。

    2025年01期 v.27;No.102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逢石河抽水蓄能电站控制网布设及数据处理研究

    李志伟;刘晓;

    在进行大型水利工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控制网数据处理过程中,为了满足边长投影变形的精度要求,需要改变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线和选择合适高程抵偿面。针对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控制网的布设、观测和数据处理等具体问题,本文对逢石河工程控制网的观测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全过程论述,阐述了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控制网的作业流程、建立方法、关键技术和成果精度,建立了抵偿投影面的任意带高斯投影工程坐标系统,并获得了精度可靠的坐标成果,对类似项目的生产具有借鉴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02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我和我的城市》图集设计与编制特点

    肖潇;

    《我和我的城市》图集以详尽而直观的方式,展现了城市发展的丰富历程,深刻揭示了城市勘测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和我的城市》图集的设计、编制过程,详细阐述了城市勘测单位如何通过其专业视角记录并展现城市的变迁与特色,深入分析了该图集的内容组织结构和其独特的表达手法与编制特点。本文研究可为同类城市图集的编制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2025年01期 v.27;No.102 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5K]

装备园地

  • 基于双狐地质成图系统数据的坐标转换平台研发

    樊琦;范宏涛;耿晓燕;王洁;李思卓;

    本文通过解析双狐地质成图系统通用格式dfd数据,采用C#编程语言研发了一款基于双狐地质成图系统数据的坐标转换平台,与目前大多数油田行业坐标转换软件依靠商业软件不同的是,该平台仅需要.Net Framework4.0即可正常使用。使用该平台对某区域图形要素复杂的约64 km2底面构造图进行坐标转换发现,平台数据处理速度较快、结果可靠,能有效实现dfd数据从1954年北京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可为石油行业大量基础数据的转换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025年01期 v.27;No.102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 面向地下管线测量的惯性陀螺仪漂移误差自适应修正方法

    王益栋;

    由于惯性陀螺仪的漂移采样数据高度离散,难以准确分析陀螺仪的三轴零偏误差稳定性,使得最终漂移误差修正的角度随机游走变化量较大,误差校正效果有限。为此,本文提出面向地下管线测量的惯性陀螺仪漂移误差自适应修正方法。首先,依据惯性陀螺仪随机漂移误差的产生机理与影响因素,确定陀螺仪在频域状态下的检测模态输出,构造陀螺仪漂移误差模型,并基于陀螺仪漂移采样数据的特点,利用傅里叶变换构造陀螺仪漂移向量与周期性误差函数,确定陀螺仪的三轴零偏误差稳定性;其次,结合量纲线性度对陀螺仪的漂移误差进行标定,以此为依据计算漂移误差的递归性因子,构造差值误差补偿方程,从而得到误差补偿值,完成对陀螺仪漂移误差的自适应修正;最后,以嘉兴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程为研究背景,利用所提方法对管道三维测量陀螺仪进行漂移误差修正。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所提方法进行误差校正后,陀螺仪的角度随机游走变化量较小,提高了误差校正结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25年01期 v.27;No.102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 基于“一张图”精确承保的设计与实现

    于舒文;王承安;许冀斌;

    承保不精确是长期困扰我国农业种植业保险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通过农业种植业保险“一张图”采编制一体化作业,实现保单与地块相对应,科学严谨地解决保险公司承保标准无法统一的问题,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可为下一步精准理赔提供科学数据支撑。本文以土默特左旗台阁牧镇瓜房子村为例,采用遥感、北斗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设计、研发了农业种植业保险软件,通过全流程地块遥感解译、图斑属性调查、地块一张图制作和精度验证等技术环节,有效地解决了精确承保问题,并基于“一张图”,于2023年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7个旗(县)770万亩、青海省门源县45.1万亩的承保任务。本文所述方法有助于加快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业种植业保险精准管理水平。

    2025年01期 v.27;No.102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 数字高程模型水域置平检查方案与实现

    马远征;李红;王爽;刘璐;朱泗琦;范伟;张燚鑫;

    为了满足数字高程模型(DEM)成果数据的水域置平检查需求,首先,本文分析了DEM数据中存在的两种水域置平错误,设计了水域置平错误的检查方案;其次,调用ArcEngine的接口函数,开发了基于水域面掩膜和基于水域面遍历的两种实现方案;最后,利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项目某任务区的DEM成果开展所设计实现方案的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水域面掩膜的实现方案在处理包含大规模水域的DEM图幅中效率较优,而对于水域面较小的DEM图幅,基于水域面遍历的实现方案表现较好。

    2025年01期 v.27;No.102 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2K]
  • CPⅢ平面网平差结果精度指标统计软件的设计实现

    王忠仁;武光伟;岳聪;王向峰;李少龙;

    轨道控制网(CPⅢ)平面网平差计算后,需要在平差结果文件中查看方向距离改正数和点位中误差等精度指标,人工判读时存在流程烦杂、效率低下、遗漏误查等情况。本文根据铁路测量规范要求,分析各铁路设计院CPⅢ数据处理软件的平面网平差结果文件,设计CPⅢ平面网平差结果精度指标统计软件,将各精度指标在Excel表中进行归类分析,方便数据处理人员查看分析,以提高工作效率。

    2025年01期 v.27;No.102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实景三维

  • 基于激光点云的室内结构二、三维一体化建模方法

    魏域君;李丹;刘亚林;刘雨鑫;陈富强;

    目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进行室内建模的常用方法是利用建模软件纯手工建模。针对该类方法带来的效率低下和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室内结构二、三维一体化建模方法。首先,通过点云切片与二维投影过滤了大量冗余信息;其次,基于点云平面投影结果,利用自动化识别算法进行室内结构绘制;最后,基于室内结构平面图和竖直切片点云分析得到的层高进行室内结构三维建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室内建模结果可基本还原实际结构,几何精度优于5 cm,能够明显提升室内建模的简易性和效率。

    2025年01期 v.27;No.102 126-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9K]
  • 车载三维激光扫描在道路竣工测量中的应用

    凡超;

    为了实现将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道路竣工测量中,从而打破传统道路竣工测量效率低、重复测量且测量方法不灵活的现状,本文采用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整体一次性扫描上海市长兴岛11条道路,通过数据处理、矢量提取和质量控制,形成合格的项目成果,并结合传统测量方式比较分析,展现了车载三维激光扫描在道路竣工测量中应用的便捷性、高效性和优越性,为日后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提供了经验。

    2025年01期 v.27;No.102 13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2K]

自然资源调查

  • 结合时序Sentinel-2和GF-2影像的耕地撂荒识别

    朱曼;方剑;朱兆明;张建新;丁慧;董斌;杨春明;

    针对单一类型遥感影像难以高精度监测耕地撂荒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时序Sentinel-2和GF-2影像的耕地撂荒识别方法。首先,基于Sentinel-2影像时间序列数据集,构建作物生长物候变化特征;其次,加入GF-2影像计算纹理特征,构建完善的耕地撂荒识别特征;最后,使用随机森林分类器识别撂荒的耕地,并以合肥市肥西县某镇为研究区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总体撂荒地制图精度达到82.61%,用户精度达到90.48%,比单独使用作物生长物候变化特征提取撂荒地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提升了14.43%和19.05%,因此,使用该方法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获取耕地撂荒的分布范围和面积等信息,为耕地资源保护与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精准且可靠的数据支撑。

    2025年01期 v.27;No.102 140-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1K]
  • 面向用地用海分类的国土变更调查数据转换方法研究——以上虞区百官街道为例

    饶梓恒;彭春花;

    为了衔接国土变更调查数据与《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指南》的分类体系,本文分析比较了国土变更调查与用地用海分类之间的差异,探索研究了国土变更调查与用地用海的数据转换规则,提出了面向用地用海分类的国土变更调查数据转换方法,并以上虞区百官街道为例进行实践探索,充分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现了国土变更调查与用地用海之间的地类转换,为后续用地用海分类使用及成果转换积累了相关经验。

    2025年01期 v.27;No.102 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测绘教学

  • “摄影测量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实践

    郭辉;汪桂生;张鲜妮;宋承运;

    实施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根据“摄影测量学”课程授课内容和特点,结合现实测绘经典人物、项目和事迹,从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以下简称“五爱”)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匠精神教育,职业道德与工程伦理教育,法治教育与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教育等方面挖掘了课程思政元素,设计了该课程的思政教学案例,并对思政元素融入“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了探索实践。挖掘“摄影测量学”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实践中,是实现育人与知识传授相统一的教学目的的积极举措,可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测绘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课程思政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5年01期 v.27;No.102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 《测绘技术装备》征稿启事

    <正>《测绘技术装备》创刊于197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主管,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主办的科技期刊,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智绘科服(XGeo)学术传播中心、中邮阅读网等全文收录,主要刊登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测量仪器装备发展、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论文,是融科研、生产、应用为一体的科技期刊;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方面的科技工作者。本刊曾荣获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具备实用性、理论性、指导性、前瞻性以及信息量大等特点,为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学术及技术交流的平台。为了进一步提高刊登论文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性,发挥本刊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装备的传播能力,我们热诚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投稿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一、征稿要求1.内容要求1)测绘地理信息研究成果、生产实践、科研管理、新技术推广应用、测绘教育等方面的论文。

    2025年01期 v.27;No.102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 下载本期数据